杂阿含·一〇二
如是我闻:
一时,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。
尔时,世尊晨朝着衣持钵,入王舍城乞食。次第乞食,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。
时,婆罗门手执木杓,盛诸饮食,供养火具,住于门边,遥见佛来。见已,白佛作是言:“住!住!领群特1)!慎勿近我门!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知领群特、领群特法耶?”
婆罗门言:“我不知领群特,亦不知领群特法。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?”
佛言:“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。”
是时,婆罗门即放事火具,疾敷床座,请佛令坐,白言:“瞿昙!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。”
佛即就座为说偈言:
“嗔恚心怀恨,隐覆诸过恶,
犯戒起恶见,虚伪不真实,
如是等士夫,当知领群特;
弊暴贪吝惜,恶欲悭谄伪,
无惭无愧心,当知领群特;
一生二生者,一切皆杀害,
无有慈愍心,是为领群特;
若杀缚搥打,聚落及城邑,
无道以切责,当知领群特;
住止及行路,为众之导首,
苦切诸群下,恐怛相迫愶,
取利以供己,当知领群特;
聚落及空地,有主无主物,
掠护为己有,当知领群特;
自弃薄其妻,又不入淫舍,
侵陵他所爱,当知领群特;
内外诸亲属,同心善知识,
侵掠彼所爱,当知领群特;
妄语欺诳人,诈取无证财,
他索而不还,当知领群特;
为已亦为他,举责及财与,
或复顺他语,妄语为他证,
如是妄语者,当知领群特;
作恶不善业,无有人知者,
隐讳覆藏恶,当知领群特;
若人问其义,而答以非义,
颠倒欺诳人,当知领群特;
实空无所有,而轻毁智者,
愚痴为利故,当知领群特;
高慢自称举,毁坏于他人,
是极卑鄙慢,当知领群特;
自造诸过恶,移过诬他人,
妄语谤清白,当知领群特;
前受他利养,他若来诣己,
无有敬报心,当知领群特;
沙门婆罗门,如法来乞求,
呵责而不与,当知领群特;
若父母年老,少壮气已谢,
不勤加奉养,当知领群特;
父母诸尊长,兄弟亲眷属,
实非阿罗汉,自显罗汉德,
世间之大贼,当知领群特;
初上种姓生,习婆罗门典,
而于其中间,习行诸恶业,
不以胜生故,障呵责恶道,
现法受呵责,后世堕恶道。
生旃陀罗家,世称须陀夷,
名闻遍天下,旃陀罗所无。
婆罗门刹利,大姓所供养,
乘于净天道,平等正直住。
不以生处障,令不生梵天,
现法善名誉,后世生善趣。
二生汝当知,如我所显示,
不以所生故,名为领群特,
不以所生故,名为婆罗门;
业为领群特,业为婆罗门。”
婆罗门白佛言:
“如是大精进,如是大牟尼,
不以所生故,名为领群特,
不以所生故,名为婆罗门;
业故领群特,业故婆罗门。”
时,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,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。世尊不受,以说偈得故。偈如上说。
时,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,增其信心,白佛言:“世尊!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、受具足不?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、受具足戒。”
即得出家,独静思惟,如前说,乃至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。时,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,自觉喜乐,即说偈言:
“非道求清净,供养祠祀火,
不识清净道,犹如生盲者。
今已得安乐,出家受具足,
逮得于三明2),佛所教已作。
先婆罗门难,今为婆罗门,
沐浴离尘垢,度诸天彼岸。”